当前位置:首页 > 融媒体 > 产业 > 正文

弘道养正书风骨 正本清源铸匠心——记实力派书法家欧阳扬

2025-10-28 来源:全媒融合网 作者:

在中国当代书法界,有这样一位创作者:他以笔墨为舟,在传统书法的海洋中泛游、在实践中求索三十余载;奖项为证,在全国乃至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;更以“弘道养正”为魂,以“正本清源”为径,在坚守与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兼具实力与情怀的艺术道路。他,就是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得主、著名书法家——欧阳扬。

提及欧阳扬,书法界对他的第一印象往往是“实力派”三个字。这份“实力”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源于他对书法艺术近乎严苛要求,源于他在无数次全国性大展中沉淀的底气,更源于他手中那座分量十足的奖杯——中国书法最高奖“兰亭奖”。对于每一位书法创作者而言,“兰亭奖”如同文学界的“茅盾文学奖”、是行业对艺术水准的最高认可,而欧阳扬在2009年斩获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,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巅峰加冕,更标志着他的书法创作已跻身当代书法领域的第一梯队。


11.jpg


回溯欧阳扬的获奖之路,其“实力派”的特质早已在一次次赛事中显露无遗。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他的作品始终是全国性书法大展的“常客”,从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、面展、草书展,再到册页展、手卷展,几乎涵盖了当代书法主流赛事的所有类别。在这些高规格的平台上,他的作品从不因题材或书体的限制而失色:写行草书时,他笔走龙蛇、气势磅礴,墨色的浓淡干湿间尽显狂放而又不失对于法度的尺度把控;作楷书时,既能端庄秀丽、笔笔精到;又能正奇相生,灵动多变。一笔一画中尽显丰富和暗藏玄机。即使是扇面、册页这类对章法要求极高的形制,他也能游刃有余地将笔墨与载体融合,让每一幅作品都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意涵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CCTV“杏花村杯”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,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貌脱颖而出,成为为数不多能在“专业性”与“大众性”之间找到平衡的书法家——这既是对他实力的肯定,也让更多人通过屏幕认识到传统书法的魅力。

除了国内赛事,欧阳扬的作品还多次在国际性高规格书法大赛中获奖。在这些跨越国界的交流中,他始终以传统书法为根基,将汉字的线条美、结构美与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传递给世界。有评委曾评价他的作品:“观其书作,其‘二王’书风的精纯和高难度的点画表现,当今书坛鲜有出其右者,更兼其对时代精神的理解,师古而不泥于古,是真正扎根传统、面向未来,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书家。”这份评价恰恰点出了欧阳扬对书法求索和书法创作的核心理念——“正本清源”。


22.jpg


在欧阳扬看来,书法不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脱离了传统的“创新”不过是空中楼阁。因此,他从学书之初便立下“正本清源”的志向,将临摹经典作为每日必修课。清晨的书房里,他常常对着王羲之的书札《丧乱帖》、《二谢帖》等大量经典的,高难度的法帖逐笔逐字临习训练,直至精熟方可罢休。反复揣摩和研究古人的用笔技巧、结字规律与章法布局;深夜的灯光下,他会将临摹与创作相结合,尝试在传统框架内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。他曾说:“学习书法就像爬山,只有先登上‘二王’这座书法的高峰,才能看到更广阔的艺术天地。如果一开始就走偏了路,再努力也难以抵达真正的艺术殿堂。”

正是这份对“正本清源”的坚守,让欧阳扬的书法作品始终透着一股“正”气——这种“正”,是笔法的正宗,是气息的正大,更是文化的正统。在他的作品中,你看不到刻意追求怪异的线条,也看不到脱离汉字本源的解构,每一笔、每一划都经得起传统书法理论的推敲,每一幅作品都传递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。这种“正”,也正是他“弘道养正”理念的直观体现。


33.jpg


“弘道养正”是欧阳扬从艺多年来始终坚守的艺术信条,也是他对书法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。在他眼中,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,更是一种“道”——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道,是涵养人格修养的道,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道。因此,他从不将书法创作局限于个人情感的表达,而是始终思考如何通过笔墨传递文化精神,如何让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发挥“养正”的作用。

在任职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《书法教育》报副主编期间,欧阳扬将“弘道养正”的理念融入到书法教育工作中。他深知,书法的传承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作者,更需要合格的继承者。因此,在教学中,他从不只教学生“怎么写”,更注重教学生“为什么这么写”——他会结合历史背景,为学生讲解《兰亭序》背后的文人情怀;会通过对比分析,让学生理解不同书体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书法家所传达的人文精神;会以身作则,告诉学生“字如其人”,只有先修心、再练字,才能写出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风骨的作品。有学生回忆:“欧阳老师常说,学习书法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艺,更是学习一种做人的态度——要像写楷书一样端正,要像写行书一样灵活,要像写草书一样洒脱,但无论哪种风格,都不能失了‘正’的根本。”


1.jpg

在《书法教育》的编辑工作中,欧阳扬更是将“正本清源”与“弘道养正”结合起来。他牵头策划了“经典书法解读”“当代书法名家访谈”等栏目,一方面通过解读经典作品,帮助读者厘清书法发展的脉络,纠正当下书法学习中存在的误区;另一方面通过访谈名家,传递正确的艺术理念,引导更多人树立对传统书法的正确认知。他常说:“现在有些年轻人学习书法,只追求形式上的新奇,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,这是很危险的。我们办报的目的,就是要为书法教育‘正名’,为书法传承‘护航’,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真正价值。”

2.jpg


回看欧阳扬的艺术之路,从初入书坛的新人到斩获兰亭奖的名家,是他对“正本清源”的坚守;从书法创作者到教育者、传播者,角色的拓展背后,是他对“弘道养正”的践行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很多人追求速成、追求流量,但欧阳扬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与定力——他不急于推出所谓的“创新作品”,而是在传统中慢慢沉淀;他不热衷于参加各类娱乐化的活动,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与传播中;他不刻意追求名利,而是将“写好每一个字,教好每一个学生,传递好每一份文化”作为自己的目标。

有人问欧阳扬,书法创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他回答:“最大的挑战不是超越别人,而是超越自己——是在日复一日的临摹中保持耐心,是在纷繁复杂的潮流中坚守本心,是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承担责任。”这份回答,恰恰道出了他作为实力派书法家的本质——不仅有高超的技艺,更有坚定的信念;不仅有获奖的光环,更有传承的担当。


3.jpg


在未来的道路上,欧阳扬依然会以以“弘道养正”为旗帜,以“正本清源”为路径,在传统书法的沃土上继续耕耘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位兰亭奖得主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,也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书法人才,更会让“书法”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因为他知道,书法不仅是他个人的热爱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;“弘道养正”不仅是他个人的信条,更是每一位文化传承者的责任。

在欧阳扬的书法世界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笔墨的魅力,更是文化的力量;不仅是个人的成就,更是时代的担当。而这,正是一位实力派书法家最珍贵的品质,也是“弘道养正”“正本清源”最生动的诠释。(大石)


欧阳扬介绍:

4.jpg


欧阳扬,本名欧阳柳枝,曾署三痴。

1979年生,北京国艺美术馆副馆长,

曾任职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。

编辑部主任,《书法教育》报副主编,
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

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和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
书法作品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展、青年展、新人展、扇面展、草书展、册页展、手卷展、cctv杏花村杯等全国性大展中多次入展、获奖;以及国际性高规格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:2009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——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;2011年入选堪称书法界水平最高、影响最大的《第二届兰亭书法双年展暨兰亭雅集42人展》。

2010年获当时奖金最高,国际性展览影响力最大的《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大展》书法组银奖第一名;2010年《中国宝鸡首届"翰墨石鼓"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》的特邀名家之一。

2014年担任河北省教师作品展评审委员会主任;2014年担任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中小学书法教师师资培训的指定老师;

2019年被《书法报》聘请为“二王专题”全国网络授课的专题导师。作品被多家收藏机构收藏。
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档案馆以“小班制培训+实操化练兵”提升档案人才队伍能力
下一篇:隆重纪念黄庭坚诞辰980周年 黄君书黄庭坚诗联作品展(第一辑)

热点视频

热点新闻